|
外行 |
 |
| |
 |
|
等级:新兵 |
头衔:未定义
|
帮派:未定义
|
|
金钱:4 |
|
发帖:1 |
|
Y 币:0 |
状态: |
|
注册:2007/5/2 |
|
|
|
楼 主
|
老外的几点看法
老早看了梅隆雪川的转帖“博客论坛上精彩大帖......”,忽然想起唐人刘禹锡,于是有了新帖“浪淘沙”。那是元月29号。 因为忘了密码,至今才又帖“老外的几点看法”。 京剧两百多年,产生了众多流派。多少年来不少流派传人将各自所继承的流派传承下来,甚至不折不扣。可歌可赞。 而后还有一些传人在继承的基础上大胆改良了一些传统的东西,加了一些自己的东西,使之丰富了新的内涵。各剧种都不少见,比如杭州的茅先生。这些更显得难能可贵。 而关老正明先生与众不同的是无论唱腔唱法,念白,面部表情,举手投足之间,似余非余,似杨非杨,似马非马,似谭非谭......。特别是唱腔高亢又婉转,抑扬又顿挫。关老先生几十年来博采众长,吸收各流派之精华,改良和创新了诸多唱腔唱法,自然形成一派。特别是关老先生根据剧情的发展,人物的内心改革了一些老的平淡的唱法,赋事物以生机,赋人物以生命,赋剧情以活力,赋京剧以魅力。 关先生继承令尊最重要的精髓也就是改良与创新,并使其升华。特别是交响乐的伴奏,更是若诗若画。 关氏父子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他们各自都创造了不少新的优秀剧目。这对京剧事业,对京剧艺术的发展是个抹不掉的贡献。 “博”文中所谓不传统不地道的说法,使我想起言先生和周先生,当年他们的唱腔唱法也与众不同,也不传统,也不地道。怎么都立了言派,麒派。 关老先生创造了关派,关先生使其流行,这就是流派。此时不立更待何时。不能让关派老是只立在人们的心中,要使其“正明”。 这就是一个外行的看法。 |
|
TIME: 2007/5/2 17:57:47 IP: 59.172. * . * |
栋天福地欢迎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