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ail:wang1205@eastday.com
» 访 客登 录注 册找 回 密 码风 格面 版设 施帮 助
网站站论坛欢迎您!
您的位置:栋天福地 8 关栋天艺术论坛 8 关怀栋天 8 [转帖]博客论坛上精彩大帖斥责京剧界对关怀贬低

您是本帖的第 1131 个阅读者 ┆
贴子主题:[转帖]博客论坛上精彩大帖斥责京剧界对关怀贬低  
梅隆雪川
 
新兵
等级:新兵
头衔:未定义
帮派:未定义
金钱:76
发帖:9
Y 币:0
状态:性别:男<br>状态:离线<br>积时:3 小时 52 分 22 秒
注册:2007/1/12
楼 主
[转帖]博客论坛上精彩大帖斥责京剧界对关怀贬低

京剧艺术能否征服下一代
——从8000人咨询提供的辩题
■ 指南录后街(工作室)

        常年奔走于北京、上海、天津等京剧舞台生旦净末丑名家荟萃的中国都市,我们作为一个新起而又颇具京剧情缘的中青年文化与传播机构,对京剧的热爱和关注渐入佳境,一些活动完全出发自公民的话语权而不受任何官方或社团协会委托。过去一年里,随着中国京剧走进校园蔚然成风,我们在上述城市的十余家大专院校做了一次近8000人的摸底调研。
        调研罗列了如下问题:
        京剧魅力何在?倾向的音乐形式?伴奏是交响乐队好还是三大件好?
        靠一批传统戏占领舞台,京剧会有大发展吗?
        京剧艺术何以始终难创30年前的“革命样板戏热”?
        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有没有市场?
        名单中这些演员,哪些是角儿?他们应有的报酬标准?
        京剧管理体制该怎样调整?普及难吗?京剧艺术的魅力能否征服下一代?
         …………
        我们是一个非戏曲艺术专业的文化传播机构,在专家面前,绝对应该潜心学习,认真讨教。因此,本案并不在乎是否提供了权威咨询。但以斑窥豹,通过这样一个初步的的检测,相信有心人会找到中国京剧令人喜忧参半的悉心认同。
       
        关于“京剧魅力”
        京剧是一种很神奇的艺术形式。比方讲,念白就是一种稀奇古怪的东西。常常有大段念白(京剧里叫“韵白”)引得全场叫好的动人情景。这在初次接触的人眼里会感到好奇。但在京剧自成体系的完整程式(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里,最容易产生审美共鸣的还是“唱”,即声腔。始料未及的是,但凡喜爱京剧的青年学子,没有例外的都沉迷声腔而且俨然研究者说得出道道。北师大艺术学院一位青年教师侃侃而论:“《周礼》提到过‘乐教’,京剧的声腔调和了‘乐’几乎所有的要素。或许是因为历史悠久,或许因为博采众长。一般人容易忽视关汉卿时代元杂剧鼎盛的背景,那正是非常好听的‘宫调套数’构成音乐烘托出来的时尚。这在当时的文学作品中有不少描写。其后,多元的戏曲腔调孕育了明代的‘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昆山腔’等四大声腔。重要的是,南北曲调在社会政治的动荡变迁中相反得到不断的相互吸收和整合,许多大牌演艺者又其乐融融地在整理咏唱中作了大量创造性的革新……到了清代,‘梆子腔’和‘皮黄腔’简直就是美仑美奂推出的新兴唱腔了。”清华大学一戏迷学生感慨说,“想当初,孔丘除了特别悲伤之外,差不多日日弦歌,即便困于陈蔡之野,仍然‘讲诵弦歌不衰’。不知道为什么,京剧声腔有一种扣动我内心深处琴弦的神秘力量。我去问美学老师何以如此,他解释道,‘不同心理素质的人感知不同,你是属于具备主动性、完备性、情感性三性丰沛的审美主体,故尔听到淋漓尽致处还会落泪不已是吗。这正是京剧声腔魅力所在。老戏迷自比听戏如同抽鸦片一般过瘾,是有道理的。锣鼓一响,京胡一拉,真可谓勾魂摄魄京韵京腔啊’”。
         南开一学子说她特别喜欢大段的唱腔,“写得回肠荡气的好听唱段太多了。戏剧情节、矛盾冲突、人物复杂的思想情感,都在里头。借大段唱腔揭示社会的时代的本质,人物性格也鲜明的蕴含其中。我看戏就常常等着这样的中心唱段,我把它叫着剧作家和主人公最精彩的内心独白,最有波澜的情感高潮所在。”“其它如道白、舞蹈、拼杀、插科打诨,一招一式也都各具特色。总之,京剧艺术比话剧歌剧还多一些趣味。可惜我的同辈朋友还远远没有充分认识”。
         说到伴奏的音乐形式,多数受访者认为三大件不可或缺,旧戏,尤其折子戏小段清唱之类,三大件轻装上阵,确实方便易行。但隆重出演的大戏,新编历史剧,现代戏,显然就很难接受只有三大件为主的小型乐队。已经满足过人们听觉之虞的现代戏交响乐伴奏,不少中年听众至今怀念不已。他们说,京剧既然是中国歌剧,引进西洋歌剧的管弦乐应该是方向!可喜的是,我们的舞台和影视这些年也在不断推出一些成功的实践。可以肯定,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观众,都期待京剧的交响乐伴奏(不排斥民族音乐管弦乐队伴奏)。
        
        关于“传统”和“创新”
        上面已经说到继承和创新了。这个问题包容量很大,含前述连续三个提问。访谈中,普遍的意见是, 传统当然丢不得。但这些年的京剧舞台上,因为抢救恢复整理旧戏的缘故,一下子有鱼龙混杂,沉渣泛起之嫌。非精品的旧戏展演,不但谈不上争取更多的观众,相反,让人瞌睡昏昏、侧目而视者不在少数。剧场里越来越少见年轻观众的影子。应当承认,旧戏中有许多精品值得京剧工作者花大力气去打磨,但必须有出精品的成功运作,必须像《野猪林》、《霸王别姬》、《锁麟囊》、《春闺梦》、《状元媒》、《杨门女将》、《西厢记》等许许多多剧目一样,去认真塑造角色,琢磨情节,做好音乐,才可能常演不衰。
        北师大一哲学专业研究生谈到,历来对京剧有一个误会,即如汪曾祺认定京剧是“一种没有文化的文化”,“唐三千,宋八百的本子不知是怎么出来的”。于是,不讲文化内涵、不要文化品质,曾几何时,已成为京剧挑选艺人、观众群体定位的一个潜规则。似乎京剧有那么一些老戏在舞台上顽疾一般走马灯一样地上演就可以高枕无忧了。问题恰恰在于,没有文化的艺术能出精品吗?对多数观众而言,既然谈不上精品期待,糟粕也就听之任之了。
          说到创新,三地院校的许多受访者都提到两大事实:现代戏和新编历史剧的成功。今天,我们谁都不必在谈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推现代戏样板时,硬要去联想当年第一夫人的政治逻辑。在科学和艺术上有个共同处,政治家们的主张往往利用科学家和艺术家推波助澜。且不去深究样板戏处处流露的政治意图思想倾向硬伤了。是否应该正视这样的事实:几乎当时所有的几个京剧现代戏(包括汪曾祺操刀编剧的《沙家浜》),从情节安排,人物塑造,结构处理,音乐设计,舞台美工……有哪一部不是全力创新,哪一部没有彰显高品位的文化艺术内涵!汪曾祺、谢铁俪等大师级的编导,当年是用沥沥心血破处京剧“没有文化的”历史定论。真正的创新艺术是不能埋没其文化含金量的。时间会证明,剧作家和艺术家们将会因此而彪炳史册!
          在文艺舞台沉寂的荒诞岁月里,样板戏给数亿中国百姓带来了安慰和快乐!甚至可以说,中国京剧发展史上,样板戏破天荒创造了数量最多、水平最高的戏迷和票友!如今,从四十来岁到六十多岁的这个庞大观众群体,谁敢说不是当代京剧观众的主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来看今日的京剧舞台创新,青年学子们对京剧界一些偏见者、部分老年观众以及部分文化艺术传媒有着鲜明的一褒一贬:
          褒扬创新努力。上海京剧院、中国京剧院张火丁工作室、江苏省京剧院等院团在新编历史戏和现代戏编排演出上的成功是京剧舞台当今大手笔。以《华子良》、《江姐》、《贞观盛世》、《曹操与杨修》、《廉吏于成龙》大获成功的艺术实践,同茅威涛的越剧“小百花”、魏明伦前些年创编的一系列新编川剧等,给中国的戏曲舞台带来了大写的星汉璀璨和绚丽的梨园景观。
         贬斥落后愚昧。自以为是定论的门户偏见,蝇营狗苟的行帮习气,武大郎开店的病态心理……所有这些毛病通称愚昧落后,蔓延到一些晚会主办者、媒体包装推广者身上,自然就有主观偏狭、压制人才之嫌。上海复旦几学生举了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关栋天。他们说,海内外华人中对关栋天和张火丁已有“中国京剧魅力之星”的评价。张的认可度似乎无庸讳言,焦点在关身上。关栋天气度轩昂、音质宽厚、音色华丽、演唱深情,他于大气凝重、回肠荡气里,颇见委婉低回的行腔神韵,十分难能可贵。关氏情系菊坛,于京剧难割难舍,从香港返回内地从艺,本该是京剧之幸,观众之幸。谁料京剧界一些行帮气重的专家艺人之辈,竟在背后竭尽诋毁之能事,口口声声称“关栋天唱的不是京剧,像在唱歌,只配演现代戏”。出演《贞观盛世》、《廉吏于成龙》和《契丹英后》等剧目的成功,无异给种种非难的不实之词一个绝妙讽刺。
  上海更有位关栋天研究者把如此现象称作“中国京剧文化的悲哀”。他指出,有事实表明,贬关不是偶然的,这其中还残留着京派海派之争的余絮。此风不变,京剧创新在多元文化的夹缝里断难左右逢源、健康发展。

关于“角儿”及报酬
随机访问中,我们提供了京津沪60岁以下一个拥有百余位中青年演员的名单。三地受访者根据自己的喜好对象投票。从1863票到106票的的名单如下:张火丁、关栋天、袁惠琴、耿其昌、陈少云、于魁智、李维康、孟广禄、奚中路、朱世慧、王蓉蓉、王佩瑜、朱强、杜镇杰、李岩、魏积军、李海燕、李胜素、管波、邓沐伟、安平、杨赤、陈霖沧、赵葆秀、宋小川、姜其虎、李宏图、言兴朋、李军、张克、谭增孝、刘桂娟、李佩红、迟小秋、赵秀君、史敏、赵群、邓敏、李洁、张建国、黄炳强、孟柯、李阳鸣、王艳、刁丽……(从高票到低票排列。100票以下略)
        问到报酬标准,一般回答说随行就市,票房好的多得,差的就少得。也有认为既然国家视京剧为国粹,既然市场情况并不十分理想,政府和京剧艺术基金会就应该舍得花代价大力扶植。一、二级演员的报酬应参照专家学者的待遇,基本工资标准定成5000元、4000元,余类推。额外的市场出演上不封顶。学俄罗斯,塑造国家文化形象的艺术家收入越高越好。只有这样,国人才会津津乐道,下一代中有天赋者才可能跃跃欲试,国家才容易发现和培养具备素质的后继者,真正的京剧热才可望成为气候,国粹的弘扬光大才不是一句空话。
         
        关于“市场”和艺术基金的运作机制
        天津师大一文学博士生指出,这是一个文化错位的必然。高雅艺术和通俗艺术在市场上本来就一冷一热。除开三十多年前的荒诞时期,京剧的受众怎么也不可能像流行音乐一样拥有动辄数百上千万的青少年大军。家家有电视转播的现实,很难让差不多已经离退在家的观众问津都市高档剧场。这在基本估计上确定了两个态势:1、弱势的票房;2、弱势的出场费。
        主流媒体无中生有的造势宣传掩盖不了市场的冷清。
        访谈中发现许多令人尴尬的事实。兹举二例:
        其一,2006月3日18,北京保利剧场。流光溢彩、媚丽诱人的昆曲《桃花扇 1699》在这里公演。此前媒体说“一票难求”,“很有票房号召力”。中国戏曲学院大二几位学生却以10元价在门口买到了几张楼上的入场券。“戏确实很不错,视听觉算是经历了一回洗礼”。但场内60%的座位虚着,还听说楼下的观众确实“全是赠票”。散场回校,几学子沉默无语数日。
        其二,2006年9月,中国京剧院二团将于10月中旬走进校园的活动预告之后,在南方某地(四川乐山市)受到青年学子关注(当地晚报有详细报道)。据该市市政府一官员介绍,“由于地方财政困难,没有谁愿意承担这8万元出场费”而使演出告吹。拥有国家一级演员6人,优秀演员20余人,全团近70人的这家剧团考虑“走进校园”的意义,而且,为纪念30年前赴乐山演出过《杨门女将》,表示这次“义演即可”。没有想到的是,作为郭沫若故乡的这个历史文化名城嘉州(包括它的师范大学当局),仍然以“车马住宿费找不到出处”为由拒绝了中国京剧院义演!
     (顺便举二证说明乐山这个旅游大市的财力:1、乐山大佛和峨眉山两个世界遗产景区,十几年来,每年旅游人数分别在150万200万人次。仅游客人均为乐山创利100元一项,也是三四个亿;2、该市2006年曝光全国的犍为县县委书记田玉飞案,田收受贿赂并贪污公款竟逾3000万元。)
        中国人民大学一群师生指出,如果认定京剧艺术必须传承并得以弘扬,建议以政府和大师的名义设立不同的艺术基金会,让基金的派用与演艺活动(含公演票房业绩、普及推广业绩、新剧目编排业绩、传帮带业绩等)建立起互动关系,形成晚清时便已出现的盛况:剧团与艺术家“地位日高,安富尊荣,为天轿子”(引自李大翀《燕都名伶传》)。师生们说,“谭鑫培、孙菊仙、梅兰芳等大师当年敢于蔑视反动威权的史实,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戏曲大师们的地位之高”。“可以相信,一旦建立起真正美教化、纯风俗的市场机制,像京剧这样的雅乐艺术一定会朗韵高风,赢得未来”!


         说明:“指南录后街”系北京百工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所属一从事文学艺术创作、调研评论、  信息咨询的工作室。Tel( 010) 64972659   81908657     13901236030  
                                              email:  zhinanluhoujie@163.com 京剧艺术能否征服下一代
TIME: 2007/1/23 22:39:23  IP: 124.64. * . *
月夜调鸣琴,山水藏梵音

   

南开绿蕉
 
新兵
等级:新兵
头衔:未定义
帮派:未定义
金钱:19
发帖:5
Y 币:0
状态:性别:女<br>状态:离线<br>积时:30 分 38 秒
注册:2007/1/23
1


关排在角儿第二位,可见人气之旺!读完后知道,京剧的地位和角色的待遇,现在还很不到位哩。强烈要求国家有关部门研究这篇调研报告!
TIME: 2007/1/23 23:18:41  IP: 124.64. * . *
时代已打开了一道后现代之门,每个人塑造自己尊严的同时,要紧的是学会尊重他人

   

[删除]

南开绿蕉
 
新兵
等级:新兵
头衔:未定义
帮派:未定义
金钱:19
发帖:5
Y 币:0
状态:性别:女<br>状态:离线<br>积时:30 分 38 秒
注册:2007/1/23
2


自以为是定论的门户偏见,蝇营狗苟的行帮习气,武大郎开店的病态心理……所有这些毛病通称愚昧落后,蔓延到一些晚会主办者、媒体包装推广者身上,自然就有主观偏狭、压制人才之嫌。上海复旦几学生举了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关栋天。他们说,海内外华人中对关栋天和张火丁已有“中国京剧魅力之星”的评价。张的认可度似乎无庸讳言,焦点在关身上。关栋天气度轩昂、音质宽厚、音色华丽、演唱深情,他于大气凝重、回肠荡气里,颇见委婉低回的行腔神韵,十分难能可贵。关氏情系菊坛,于京剧难割难舍,从香港返回内地从艺,本该是京剧之幸,观众之幸。谁料京剧界一些行帮气重的专家艺人之辈,竟在背后竭尽诋毁之能事,口口声声称“关栋天唱的不是京剧,像在唱歌,只配演现代戏”。出演《贞观盛世》、《廉吏于成龙》和《契丹英后》等剧目的成功,无异给种种非难的不实之词一个绝妙讽刺。
说得何等妙,确实如此啊!
TIME: 2007/1/23 23:24:30  IP: 124.64. * . *
时代已打开了一道后现代之门,每个人塑造自己尊严的同时,要紧的是学会尊重他人

   

[删除]

liuyan989
 
新兵
等级:新兵
头衔:未定义
帮派:未定义
金钱:15
发帖:5
Y 币:0
状态:性别:女<br>状态:离线<br>积时:1 小时 8 分 1 秒
注册:2007/1/14
3


听说后就来了……谢谢指南录后街的贡献!
精彩好文章,和关大侠一样,大气!雄辩!
犹说到对样板戏和新编历史剧的评道,十分感同!关就是适合交响乐伴奏的京剧界少见的角儿!
TIME: 2007/1/23 23:35:39  IP: 124.64. * . *
寻找南音南调,在戏剧舞台上有好些发现哩

   

[删除]

卧游
 
论坛版主
等级:论坛版主
头衔:未定义
帮派:未定义
金钱:98
发帖:21
Y 币:0
状态:性别:女<br>状态:离线<br>积时:8 小时 32 分 43 秒
注册:2006/10/10
4


因为欣赏是个人的事情
只要自己喜欢,又何必在乎旁人非议呢
还因为欣赏只是个人的事情
所以别人的非议自有他的出发点和立论点,并不见得全是所谓“诋毁”之言,当然有特殊目的者除外。
我觉得关老板自已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了,本来不在圈内,我们又何须在意圈子里的说三道四呢。
实话实说,京剧已经属于“夕阳产业”,能征服下一代的某一部分已经相当不错,就不用奢望能覆盖整整一代人吧。
一代有一代之艺术。
TIME: 2007/1/24 15:03:52  IP: 220.152. * . *
敢遣春温上笔端

   

[删除]

似水流年
 
论坛版主
等级:论坛版主
头衔:未定义
帮派:未定义
金钱:1931
发帖:441
Y 币:0
状态:性别:女<br>状态:离线<br>积时:8 天 16 小时 32 分 23 秒
注册:2006/9/28
5


握手!!!!户部大人说得好!!!!谢谢游游!!!!!

另外,从评戏台处看到这么一条评论,甚觉有意思,转贴如下:
京剧博大精深,内外行一样,水平相差很远,高水平的演员,不一定就被低水平的观众认可,所以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有的听了一辈子戏,悟性还是不高,有的一两年就是像回事,否则就不是国粹了。
TIME: 2007/1/25 9:09:44  IP: 222.64. * . *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删除]

 页次1 / 1 页 共6 条记录 10 条/页 分页:9 1 :转到  



执行时间:31.250 Ms. 数据查询:14次